“健身教练”有时反伤你健康我省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全面启动本报记者 李稹
春暖花开,寻思着要减掉一些脂肪的市民挤爆了各家健身房。跟着健身教练塑造完美的体形,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每个走进健身房的消费者的心愿。“可是我们的教练够专业吗?听说他只是这里跳得比较好的一个学员而已。”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杭城某著名健身场馆学跳健美操的方小姐向本报提出了质疑。针对这样的说法,本报记者展开了相关的调查。
健身行业鱼目混珠 “据我所知,健身教练没有专业的从业资格证,已经是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了。现在瑜伽教练手上拿的证大部分是健身中心自己发的。”练瑜伽已经两年的周小姐自称对这个行业已经“摸熟了”。她还告诉记者,以前她的一个老师就是舞蹈专业出身,只是跟着教学光盘把几个招式照葫芦画瓢练得“像那么回事”,就开始当起了教练。 记者在杭州市孩儿巷口一健身中心采访时,面对记者就教练资质提出的询问,该中心以“他们有的是学校的老师,有的是我们自己培训的教练,肯定有能力”来搪塞。而另外几家健身场所,竟拿出写着外文的外国证书,以此来证明他们的教练是有资质的。 张先生曾在一些羽毛球比赛中得过奖,他现在从事羽毛球私人教练的兼职工作,按他的话说是“赚点奶粉钱”,而这笔兼职报酬是每小时100元。他告诉记者:“专业证书我肯定是没有的,说实话,我连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得也不清楚。现在我挂职在一个健身会所,他们把客人介绍给我,至于其他的事我不去关心。”
职业技能鉴定站正式挂牌 鉴于健身行业的混乱现状,今年起,健身教练准入门槛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设立。本月,做为全国7个试点地区之一,浙江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浙江体育技能鉴定工作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全面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体育场地工、体育指导员、体育经纪人等,将成为浙江体育技能鉴定工作的对象。 “体育健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理特点,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需要针对每个人自身的体能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科学的‘健身处方’。如果是非专业的教练员,可能会让学员使用不恰当的锻炼方式和强度,不但达不到健身的效果,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浙江省体育局鉴定站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所以从群众的安全考虑,规范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迫在眉睫”。 “对健身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鉴定,合格者将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届时,如果不持证上岗,用人单位和教练个人都将受到处罚。相关部门也将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该负责人表示,“第一期认证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